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高屯子
 http://gaotunzi.artron.net/
 
  搜索:
 
摄影的气度与底蕴--关于高屯子新作《羌在深谷高山》
 
作者:冯建国  发布时间: 2015-03-26 11:04:20
 
 

  翻阅高屯子的新著《羌在深谷高山》既感觉耳目一新,又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缓缓道来,寓意深远。高屯子出于一位摄影家的内心的真挚,试图用一种更为直率的图像语言,表现他多年来对羌人的生活现状的情思和眷恋,他以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对家乡松潘和青藏高原东部地缘文化的深度了解,以及对影像表现的执着的思考和探索,他不居功于已经获得的成功和成果,通过不断阅读和思考,并不辞辛劳,带着沉重的器材,多年来走遍岷江上游、湔江上游几乎所有高山深谷中的羌人村寨,用影像、图片、文字的多样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既有难得的史料价值,又富有独特视角,同时又充满着艺术韵味的影像作品。


  摄影术自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发明以来,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由单纯的图像纪录手段,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一种现代的传媒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数字技术在摄影中的广泛应用,原来的胶片纪录的媒材向数字化纪录的快速转换,以及照相功能在手机上的普及和运用,使摄影变得异常简单和大众化,一个「读图时代」和「全民摄影」的到来,不经意中又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在我们热情拥抱数码摄影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简单、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同样容易走向另一消极的弊端。许多摄影爱好者、甚至是专业摄影师,由于对数码摄影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对"删除"、"ps"功能的尽情享用,很容易使摄影者渐渐丧失在按下快门之前的谨慎的思考和严谨的工作特质。


  如果摄影是一门与文学、美术、音乐、雕塑等艺术并行的艺术门类,那么,我们要想在摄影创作与表现上有所突破和提升,仅仅依赖和享用科技成果,或是对其它艺术形式模仿或解构,并冠以各种"主义"、"观念"还是不够的,因为任何表现形式和手段,它都只是艺术家表达思想所凭籍的一种语言,但这种表现语言又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性。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已有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一代复一代的坚守和吸收、回归和创新,使这些艺术形式具有了深厚、宽广、搏大的表现力量。而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摄影,它有着让我们去丰富、拓展其内在力量的广阔空间,如何使摄影内在具有更深厚的容量、更强大的力度,并凸显其纪实感和现场感的独特性,这才是摄影人应当去面对和探索的命题。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高屯子的新作《羌在深谷高山》中,我们看到了摄影家为此付出的探索和所呈现的摄影表现的深度和底蕴。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幅幅单纯的图片和说明文字的汇集,它用大约二百幅图片纪录、呈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历史时空背景下,在一场大地震之后的现实遭遇、心理历程和文化演变以及生活处境。为了表现这样既宏大又朴实的题材,高屯子并不排斥摄影之外的艺术表现形式,他用一样的热情将文学、视频影像一同参与进来,又始终以图片为中心,去表现一个古老民族在一场灾难后的凤凰涅槃、劫后重生的命运,去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命题。


  高屯子在走上摄影之路前,一直从事写作,记得在2003年,我带着北京电影学院的本科生到四川藏区实习的时候,高屯子就热心的给我们当向导,并一起探讨过西部摄影的表现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他对家乡松潘,以及整个青藏高原东缘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了如指掌,对藏传佛教的历史演变更是了然于心,不仅如此,他还潜心研习儒释道经典,修佛参禅。他的摄影作品往往在不经意之处显露出「功夫在诗外」的一种深厚的底蕴,令人叹服。2004年他又专程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电影。他的这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最终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影像语言;让相机带着文学的思考,让影像带着历史的厚度。


  高屯子早在1995年,在成都四川美术馆第一次举办影展《高原风o朝圣之路》时,他就把一组充满激情的黑白图片,按"嗡、嘛、呢、叭、咪、哄"六字真言分章节,去表现高原上的藏族朝圣者;2004年之前的十来年间,他出版了十多本大型风光画册,成为摄影与商业结合的成功范例,在许多人看来这可谓名利双收,功成名就。但他却对这一期间的创作和生活状态并不十分满意,他认为:"1995年5月在成都举办了《高原风o朝圣之路》影展之后,我拍摄的对象却在不经意间,转向了青藏高原和西域大地那些美丽的风景,并把许多的时光,消费在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打造"中去。这十年间,虽然时时提醒自已要尽快回归初时的状态,但此时遍地泛起的物欲风潮,已汹涌摇晃着整个世道人心。及至2003年前后,内心对"打造"、"策划"之类的营生己十分倦怠,而对回归"以影像代替文字发言"的冲动与渴望,在心底日渐强烈起来;在晨光暮色中拍摄奇山丽水的激情,也随之减褪"。之后,高屯子开始寻找早年拍摄《朝圣之路》时的状态,开始"走回头路",开始"大踏步的回退",开始重拾传统黑白影像。2004年5月在成都举办的《见闻觉知》影展,和这部《羌在深谷高山》,便是他追求影像的"自我回归"的成果。


  另外,高屯子对图片本身所呈现的质量、影调、气质也非常重视。在开始拍摄羌人之前,他就和我反复讨论过表现高山羌人,使图片具有历史感、乡土感所应选择的胶片类型,技术手段。拍摄《羌在深谷高山》这样的纪实题材,也许大部分摄影师会选择小片幅高感光胶片,或使用数码相机,但高屯子却坚持用中片幅相机,正方形的构图,用400度黑白胶片去拍摄。他仗着与那台哈苏503cw相机十多年建立的默契,仗着与故乡羌人的内心和习性的亲近,为我们呈现出既有现场感、空间感,而又层次丰富,影调柔润的高品质图片。


  摄影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既有其独特的一面,又有其相通的一面。摄影家视野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摄影家技术的娴熟决定着作品语言的精确度和影像品质;摄影家文化修养的深浅决定了作品的气度和底蕴。


  冯建国, 中国著名摄影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